火車緩緩地駛向法蘭克山脈,雖然地名念起來帶有法國的味道,但是窗外的景致卻是不折不扣的德國南部山區,茂密的森林,起伏的綠野,外加上初夏時節萬物的盎然生機。這是班行駛於山區固定往返的區間列車,短短的兩截車廂中,卻擠滿了人,及喧譁的交談聲。通常這個時節是德國人出外郊遊的季節,這部列車的終點站
Bayreuth 目前正舉行一年一度的華格納音樂節,想必這是這班列車中大部分旅客的目的地吧!
我也擠在這部列車的一隅,靜靜地看著窗外緩緩移動的景象,雖然我的目的地也是終點站 Bayreuth,但是卻不是要去聽音樂會,或是逛博物館,而是要在下午四點半,在當地的一家百貨公司門前,和
Dora 見面。
就像與大多數「德國生活網」的讀者一樣,早就在網路上拜讀過 Dora 的文章,甚至或多或少請教過 Dora
問題,和 Dora 通過 e-mail,但卻始終未能看到 Dora 的廬山真面目。「Dora 是誰?」、「為什麼有德國生活網的誕生?」,一直是縈繞在我心中極為好奇的問題,而今人在德國,終於有機會解開心中的謎題。
在滿是人潮的百貨公司門前,兩個東方人臉孔的台灣人,很快就相認了。Dora 的第一句話就問道:「坐了這麼久的火車,累不累?坐了多久呢?」,仔細算了一下,雖然同樣也住在德國南部,但是為了趕赴這場約會,我一大早就出發了,共轉了四趟車才到來。但是真正的距離卻還要再加上從台灣飛到德國的旅程,旅程的輾轉與銜接,才讓我見到了
Dora。想起來,我還像是個朝聖者,千里迢迢只為了見本尊一面。
如果說Dora 是本尊的話,那「德國生活網」的伺服器便是聖地了。朝聖者晉謁的聖地理當是輝煌亮麗的,所以當Dora
指著置在房間一角的桌上型電腦時,我仍然很難想像,這裡就是「德國生活網」誕生的地方,以及Dora 和讀者交流的基地。「我每天會固定在此收發
email,並且察看網站的運作是否正常」,Dora 說起她的電腦,是她生活的好伙伴,雖然是不起眼,但卻小兵立大功。另外 Dora
目前正接下個網路文章的專欄,也是在這部電腦中進行的。看著眼前平凡的電腦設備,再想到「德國生活網」中多采豐富的內容,不禁感受到網路世界的神奇與奧妙。「德國生活網」隱身於網路之中,就算到了發源地也見不到其蹤影,但是只要連上網路,在天涯海角都可以進入「德國生活網」。相較於我的千里迢迢,網路世界已超越了空間的概念。然而若說網路世界超越了空間的概念,多層次建構的網頁內容設計,卻又賦予了網路世界中更寬廣的空間。所謂「眼見為憑」的經驗內容,是基於既有的空間概念,然而若真實世界與網路世界有不同的空間概念時,我又如何才能「眼見為憑」地「看到」了「德國生活網」?難道這就是所謂地「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」嗎?
雖然有「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」的疑慮,但是對於現實生活中可以經驗得到,且與經驗相符的事情,無疑會讓我們較容易「信以為真」。「德國生活網」取材自德國的現實生活,更要禁得起與經驗相符的考驗,如何收集到各式各樣的生活經驗,並且有條不紊地整理下來,就成了「德國生活網」最重要的課題了。Dora
在德國多年來一點一滴的留學生活經驗,和周遭朋友的生活甘苦談,便是「德國生活網」主要的取材來源。但更重要的是,Dora 一顆敏銳的心,以及實事求是的精神,才是「德國生活網」緊緊扣住真實世界的主要關鍵。因為敏銳的心,才能留意到每一次的生活經驗,也才能察覺到每次生活經驗背後的微妙與脈絡。也因為實事求是的精神,才讓每次的生活經驗並不只是個人感受的隨筆描寫,而是能在基於經驗的背景下,轉化出具體、可信的網站內容,並且更有相關網站連結的延伸。這一方面,確實是「德國生活網」最令人激賞、佩服的地方。Dora
表示,相關網路連結的設計,不僅是善用了網路的特點與資源,也忠實地記載資料的來源,並確保內容的可信度。而可信度的要求與資料的觸類旁通,則是受到多年來在德國大學學術訓練的影響。
至於「德國生活網」的誕生,Dora 笑著說道「因為在這裡的生活太無聊了,所以弄弄網站,消磨時間」。的確在這位於德國南部法蘭克山區的大學城,並沒有大都會的五光十色,而且也沒有其他來自台灣的同學。Dora
把網站設計當成了主要的消遣,除了「德國生活網」外,Dora 也正進行一系列的網路專欄。然而如此碩果井然的網站,除了興趣外,更有一份期許。「在德國唸書多年後,才逐漸體會到德國的生活」,Dora
講起她的心得,因而興起了建立網站的念頭,並以在德國的生活經驗為取材的對象,讓更多人瞭解在德國的生活,特別是針對到德國留學或遊學的同學。長久以來,到德國留學被視為畏途,而且在台灣,德國的資訊又不若英美等國家來得充分,因此「德國生活網」推出以來,便受到廣大的歡迎,成為留德同學中共同熟知的網站。Dora
原先設計網站時的想法是「在德國除了拿學位外,也要認識德國的生活」,但是網際網路的特性,除了資訊的流通超越地理的藩籬外,也會因題材的取向,形成特定的網路族群。造訪「德國生活網」的人可能彼此並不相識,卻因有共同關心的話題而上「德國生活網」,並且在這裡驗證到自己的經驗,或是或多或少找到實用的德國生活資訊。進一步地說,「德國生活網」成為為數不多的「哈德族」的根據地,並透過網站的造訪加強了該族群的歸屬感。
「德國生活網」目前已是留德同學共同的話題。除了網站內容的豐富與實用外,Dora 輕快且幽默的筆調,以及對德國生活獨到的洞察,更是「德國生活網」最吸引人的地方。Dora
就像是個精力充沛的導遊,一路滔滔不絕地帶領你走遍德國生活的這個大觀園。順著 Dora 的路線走,眼花撩亂地看到各式各樣在德國生活會遇到的大大小小事情,但是有著Dora
獨樹一格的解說,就讓每一段旅程變得親切且迷人。Dora 強調,在撰寫網路文件時,她已注意到文字通俗化的重要。然而Dora的文筆,不僅只是清楚地傳達資訊,在通俗且對話式的文句下也重新詮釋了在德國的生活,讓人看了後會心一笑之餘,彷若產生了彼此的互動。Dora
的筆調,隨時保持與讀者對話,但更重要的,是建立在她對德國生活獨到的洞察。對於許多留學生而言,初到德國便亟欲適應新的生活文化,並且照單全收,等到待久了之後,則已是習以為常,而未能見到問題的癥結。在急切擁抱異國文化之下,自然看不到之間的文化差異,更忽略了文化淵源的不同,Dora
在這一方面,反而能以冷眼旁觀的態度,展現出她中肯的思惟。其次,Dora 隨時保持對話的筆調,以敘說自己的經驗為對話的基礎,並偶爾拉近讀者的生活經驗,讓「德國生活網」下的德國生活,不再是遙不可及,而且還有幾分熟悉呢!
也正因為Dora 迷人的筆調,和善於運用網路符號與功能的「德國生活網」,讓很多人都想一窺Dora
的廬山真面目。Dora 並不是宋七力,但卻早有許許多多的分身散佈在各地的網路上;而且Dora 也不是李建軍,但卻有來自遠方的e-mail紛紛要她解難除惑。對此,Dora
笑稱,自己不過是一個和大家一樣在德國唸書的學生,而「德國生活網」則是讓她認識了更多的網友,不過與網友間的互動,主要還是以e-mail,見過面的網友不過是極少數。我則笑稱,這趟的遠行如同千里迢迢地朝聖,領受弘法大義多時,終於可以見到本尊一面。不過本尊的容貌為何呢?我看還是賣個關子,不過可以透露的是,Dora
是個美女喔!她的神韻和新政府的國政顧問殷琪還有幾分相似呢!
第二天一大清早,我又匆匆地跳上火車,離開這座落在山間的小城,因為路途的遙遠,我不得不趕上清早的這班列車,才能順利轉車,接上遠行的班車。窗外依舊是起伏有序的綠野,列車依舊是緩緩地迂迴前行,但是車廂中只有稀稀疏疏的乘客,讓晨光下的原野顯得更為寧靜。我望著窗外的風景,靜靜地回想昨夜與Dora
的對談。網路的便捷,超越了距離的遙遠,所以沒有車途勞累就可進入了「德國生活網」;網路的豐富,加速了資訊的流通,所以誕生在山間小城的「德國生活網」成了眾所皆知的資訊交流站。網路世界的虛擬,超越現實世界中空間與實體的限制,但卻又擴張到我們實在的生活經驗上來,似乎網路的虛擬世界可以取代更多現實世界的功能。然而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特的,網路的虛擬世界並無法捕捉到這一點,只有親自來了才能體會,就像這窗外寧靜優美的景色,和昨夜與Dora
對談後的喜悅……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