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vehere.de
 
 

德國居住環境簡介

 

  德國人對居家地點的選擇,除了與工作及家庭成員有直接的關係外,也會考慮到整體環境品質以及購物等因素。像是有孩子的家庭,多半會考慮住家與學校的距離,而成天只拚命工作+參加Party的單身貴族,大多則喜好選擇市內的地點來居住,才不會錯過晚上市中心的種種好節目~

  然而,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德國人,卻逐漸偏愛市郊或附近的小鎮生活。居住空間的講求,環境品質或與自然為鄰,都是他們寧願每天開車(或坐火車)一二個小時去上班的原因。不過請不要馬上浮現電影裏美國人上班的景象(幾條的車串拚命往市裏鑽動的壯觀場面),德國的城市人口雖然也存在著外移的現象,但發展的規模至今仍然有限。

  因都市空間與人口結構的不同,德國的居住地點或環境,無論是房屋結構,庭院佈置,甚至鄰近的交通與其他設施,都與美國不大相同。也因此,有許多曾經居住美國的人,頭一回來德國時,總以為德國每間房子也是又大又寬敞,等親臨現場後才熊熊發現,咦,怎麼房子與庭園似乎比想像中要小了一二號。

 這些對德國的印象也好偏見也好,就如世界各國的人都以為德國人只開雙B代步一般。其實在德國,賓士Mercedes-Benz及BMW亦屬高品牌的車級,並不是人人都開得起。除了在一般金融中心能見到較多這類型的車子外,就是在火車站前,那一長排的淺黃色計程車隊。但計程車採用賓士驕車,並不是每個計程車司機特別有錢,更不是德國政府規定的,這完全只單單為了提昇車隊形象以及服務品質而衍出來的現象。當然,除了雙B的車型外,在德國也能見到許多其他廠牌的計程車。而幾乎每家車廠,對計程車都提供了整套的販售服務,如無線電的配備以及附加其他軟體與外加系統,競爭其實也挺據烈的,也因此,現在德國街上也越來越常見到如Toyota的計程車哩!

  回到德國居家環境的主題,無論你是住在德國的大都會或偏遠的小村落裏,"理論上"在住宅區的方圓一公里,至少會有一家麵包店,肉舖,雜貨店,診所及銀行,通常這些店面都集中在市區的教堂附近。這種以教堂為中心的生活區,也是德國及歐洲各地常見的傳統聚落發展情況。

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一般的德國人成家立業後,尤其有了孩子,若確定長期會居住此地時,他們便會買塊地來蓋房子。不過在德國買棟新房子可不如台灣一樣容易,因為所有的裝修步驟,從磁磚,電線到天花板等,可都是得由買屋者自行負責與水電工木匠聯絡及協定。不過,許多德國人為了節省給付工人們高額的工資以及省去聯絡的麻煩,於是也會自行DIY刷牆鋪地拉電線,甚至乾脆工程包給認識的鄰居及親朋好友,這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。